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新闻 - 要闻聚焦 - 正文

第十一届文化地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2025-08-21  

8月15日至18日,第十一届文化地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地理学会、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承办,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地理系协办,以“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空间与地方”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160余家单位的280余位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参会。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人文地理专委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宋长青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社会地理专委会主任、中山大学薛德升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邓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地理专委会首任主任周尚意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伍世代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Dallen J. Timothy 教授,云南财经大学明庆忠教授,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李平,以及多位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创新形式, 推动学术交流

16日举行的文化地理学质性研究方法工作坊由云南师范大学角媛梅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蔡晓梅教授、香港大学钱俊希副教授、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广州大学魏雷副教授分别作专题报告,并与参会学者展开深入讨论。作为本届大会的创新环节,工作坊不仅拓宽了质性研究的应用视野,也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学术训练的平台。

16日晚,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云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会议在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就未来发展方向和任务部署进行了深入研讨。委员们围绕论文写作与发表、研究成果的学术转化、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既分享了宝贵经验,也提出了针对青年学者成长和学科建设的建议。会议还推介了新创办的学术期刊 Transactions in Space, Place and Culture,旨在为文化地理学研究打造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中国学者成果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与关注。会议氛围热烈而务实。

名家云集,共话文化地理前沿

17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演播厅举行,由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党委书记周妍主持。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胡金明、副校长陈飞出席,对到会专家学者和参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感谢。陈飞在致辞指出,文化地理学在推动文化繁荣、服务区域发展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使命,期待借助大会平台促进跨学科、跨区域合作。

朱竑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专委会的发展历程与创新举措,并介绍了本届会议的三大亮点:一是首次增设质性研究方法工作坊;二是举办学术“快闪”活动;三是推动跨专委会的青年沙龙合作。

开幕式后举行的特邀学术报告会分别由云南师范大学李灿松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戴俊骋教授主持。Dallen J. Timothy 教授、宋长青教授、周尚意教授、薛德升教授、王雨副教授、角媛梅教授等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分论坛热烈 ,青年学者崭露头角

17日下午至18日上午,大会共设置13个分论坛,涵盖文化多样性理论前沿、文化遗产治理、跨文化传播、城乡融合、民族交流、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议题。40余位专家担任召集人与评议人,130余场学术报告相继展开,讨论气氛热烈而深入。

18日上午举行的文化地理学学术快闪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关注。华南师范大学熊伟教授等9位青年学者围绕流动性与健康、移民与人才地理、文化景观与人地关系、乡村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短时分享。朱竑教授、周尚意教授、叶超教授、白凯教授、孟召宜教授等担任评议人。快闪环节形式新颖、交流高效,充分展现了青年学者的学术活力与多元视角。

本届大会不仅为国内外学者搭建了展示研究成果、探讨学术前沿的重要平台,更通过研究方法工作坊、学术快闪和研究生论坛等形式助力青年成长,彰显了文化地理学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文化繁荣和促进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地理学部 供稿)

上一条:习近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下一条:我校举办2025“中华文化大乐园——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营”活动

关闭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