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新闻 - 媒体师大 - 正文

七彩云端 2025-11-16 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走进清华大学

2025-11-16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近日,云南师范大学原创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走进清华大学进行专场演出。

《西南联大》通过音乐、舞蹈、话剧、情景剧等多元艺术形式,以“联大丰碑”“薪火南迁”“峥嵘岁月”“民主堡垒”“血脉流芳”“弦歌不辍”6个篇章再现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办学历史与师生爱国奋斗的峥嵘岁月。

“云师大把这样一幕精彩的演出搬进清华,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西南联大这段历史对清华整体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希望这段艺术之旅所承载的峥嵘历史与厚重精神能够激励我们所有的学生勇担时代使命、弘扬抗战精神,刚毅坚卓、奋发有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说。

“剧中演职人员均为云南师范大学在校师生,他们怀着对西南联大的特殊情感,倾注心血,力求将这部作品打造成为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艺术作品。”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祖武表示,清华大学作为西南联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云南师范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云南师范大学作为西南联大在昆的唯一血脉,始终肩负着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的历史使命,期待《西南联大》剧目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西南联大师生在艰苦卓绝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化作震撼人心的时代强音。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平津沦陷。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命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被迫南下长沙。战火蔓延,南京沦陷,长沙岌岌可危,三校师生辗转西迁,合组成立西南联合大学。《薪火南迁》篇章中,西南联大学子紧握拳头激昂呐喊,挥舞旗帜。风雨泥泞,湘黔滇旅行团师生背着行囊,相互搀扶,跨越山海、守护文脉。

茅草教室里,师生撑伞避雨坚持授课读书,琅琅书声穿透风雨;市井茶馆中,联大学子借微弱灯光钻研学术、激烈探讨;危难时刻,更有青年毅然脱下长衫换上戎装,奔赴战场。“要民主,反内战!”钱端升、伍启元、费孝通、潘大逵等教授挺身而出,重燃五四火种。“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闻一多发表“最后的演讲”、舍生取义。西南联大师生在祖国的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在国家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弦歌不辍,砥砺前行。“你是那束星光照亮我远航……”温情歌声传递生生不息的希望。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我愿我的祖国繁荣富强!”《弦歌不辍》尾声,全体演员向联大先辈深情告白,“这盛世,如您所愿!”现场千余名观众沉浸其中,共同感悟联大精神,掌声阵阵,经久不息,西南联大精神的回响,激荡出当代青年奋进的力量。

“到现在我还是特别激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音乐舞蹈类型的西南联大作品。在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几幕:茶馆中,整个舞台有一盏明灯,在战火中闪耀着,直到新中国成立时,那盏灯依然在那里闪耀,我觉得这盏明灯好似刚毅坚卓的联大校训,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进。”闻一多曾孙女闻亭激动地说。“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是闻一多曾说过的话,今天,我们也正是这样,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西南联大学生邢方群之女邢远扬动情地说:“看完剧目我内心非常激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演出,让更多人了解西南联大,让西南联大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云南学子,今天在清华园观看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我心里感到特别亲切又非常激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马洪彪说:“西南联大这段历史对我来说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坚定信念让我感受到了力量,也始终指引着我成长。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他们坚守教育火种,这份赤诚令人动容。”

闻一多扮演者、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师路琦动情地说:“西南联大精神是一种传承,先辈们教书救国、读书报国,这份精神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下去。这次来清华演出,我们就像带着一份厚重的历史答卷。”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主办。

原文链接:

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走进清华大学

上一条:央视频 2025-11-16 十年帮扶 “造血”边疆 云师大深耕均衡教育辐射14万师生 下一条:云南日报 2025-11-16 省委宣讲团在红河州、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宣讲

关闭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