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联合颁布的双减政策号召,进一步落实团省委《关于开展“团团陪伴·助力‘双减’”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助推教学教育理念深刻变革,引导儿童健康成长,7 月19 日,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团团陪伴·助力‘双减’”专项服务活动在东川区铜源社区和深沟社区开展。本次活动由数学学院团委书记袁虹杰老师带队,40余名学生队员参加了此次专项服务活动。

西南联大数学文化馆科普小组随同社会实践团深入东川区铜源社区和深沟社区,以“在游戏中体验趣味数学”为主题开展数学科普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数学学院教师团队指导,研究生成员参与,带领小学生及部分幼儿园小朋友体验数学趣味,感受数学文化,学习数学知识。队员们还带领孩子们了解数学模型,并进行汉诺塔、九连环等数学游戏;队员鲁华召和张汇坚开展数学文化宣讲。

以数学文化为根,核心素养为魂,传播数学文化,弘扬数学精神。数学学院研究生施子月带领深沟社区儿童认识并解决经典数学问题“七桥问题”。施子月从生活中常见的简单图形出发,通过设计小游戏“哪些图形可以一笔画”初步感知一笔画图形,并在探究过程中讲述“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史的魅力,体悟数学家的探索精神。最后,引导各位小朋友进行自主探索,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操作、推理论证最终总结得出能够成为“一笔画图形”的关键点。在课堂活动过程中,针对幼儿园小朋友难以理解的“奇点与偶点”问题,施子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利用幼儿园所学知识“单数与双数”作为知识生长点,引导小朋友们回顾旧知、踊跃发言,进一步拓展延伸到“奇数与偶数”“奇点与偶点”的学习,帮助幼儿园小朋友快速理解与掌握“一笔画问题”的关键要素。整体课堂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由简到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不断激发青少年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此次服务活动中,团队成员们积极发挥数学专业特色和师范专业优势,将数学知识和“减负不减质”的核心理念贯穿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不仅向孩子们科普了数学文化,进行数学启蒙,还组织青少年学习手语操《我真的很不错》,开展绘画和手工活动;队员殷溪悦讲解长征故事,弘扬传播红色文化,引领孩子们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通过小型情景剧的形式普及防溺水、防诈骗知识,守护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

在本次科普活动中,孩子们在动手中体验几何魅力,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玩出了数学的创意、激情和乐趣,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学得轻松,并感觉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聆听本次科普活动的教师、家长表示,希望多开展此类科普活动,不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们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及兴趣基础。
(数学学院团委、西南联大数学文化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