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新闻 - 校园新闻 - 正文

作家与乡愁:于坚《建水记》讨论会顺利召开

2023-05-15  

5月10日至12日,云南省写作学会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建水县焕文书院联合举办“作家与乡愁——于坚《建水记》讨论会”。会议邀请了云南省写作学会、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昆明学院、大理大学、丽江师专等相关学者、作家50余人。

于坚是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力的当代作家。2013年调职到云南师范大学工作以来发表作品100余篇,在国内外演讲30余场。创办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邀请了30余位国内外诗人、学者到云南师大讲座,为学校在海内外赢得良好声誉。

于坚的长篇散文、摄影集《建水记》由建水县政府大力支持。2016年开始创作,2018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2020年该书片断入选全国高考试卷,2023年第五次印刷,读者好评如潮。建水县政府自2020年开始在建水建立“于坚书房”以展示其创作成就,为于坚在建水写作提供了一个具有“乡愁”风格的作坊。

讨论会由云南省写作学会会长贾蔓教授主持,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俊六致欢迎辞,与会代表们从不同角度畅所欲言,为《建水记》提供了多方位的解读。

建水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强、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哥布、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伟分别从《建水记》的文学影响、创作过程以及建水当地的人文风貌等方面发表讲话。

云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新教授,从作家于坚作品风格的独特性这一角度解读作品《建水记》。他指出,《建水记》是对现代化进程过快的反思,是一部呼吁生命的真理以及对历史、自然保留谦卑的作品。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宋家宏教授,以“时代”这一角度对《建水记》进行解读,他以于坚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用不同时代、不同文学思潮的变更,来探究于坚作品中的思想背景和动力源泉,以时代观文学,以历史会文学。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胡彦教授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儒家思想观念对《建水记》这部优秀作品进行了新角度的解读。他表示,《建水记》用文字完美阐释了现代社会中所蕴含的中国古典文化,于坚用文学照亮了中国古典文明之光,让千年以来延续传承的中国古典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以精彩呈现。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纳张元教授以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产品以及文学作品的保留与传播为例,表示《建水记》这样一部作品就是将建水这样一个活态《诗经》般的城市生活进行诗意传承的一种方式。

丽江师专文学院韩敬源院长表示《建水记》是一部有文学力量的作品,这部作品既能引导后生们对时代更变的思考,还能不断提醒世人,在高度现代化、标准化的现今,如何像《建水记》中的建水一般保持自身内在的独特性及丰富性。云南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夏玲用“生命、生存、生活紧密结合”来为《建水记》做出简要概括。夏玲表示,《建水记》是在作者、作品与这座城市,这样一个文学与现实生活相互关照的过程中产生的。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赵凡以赞美之书、悲剧之书、正名之书对《建水记》进行了多样解读。云南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李诗白表示,《建水记》是诗人于坚持续写作40余年所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创作艺术与哲学思考的体现,显示出它“厚大高古”“天人合一”的文艺成就。

李伟在总结中从建水这座城市的整体发展、保护、规划历程阐述了建水与《建水记》的互相成就,他指出,《建水记》是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体现,是建水人们共同努力的优秀成果。


(文学院 供稿)


上一条:“云师讲坛”第七十六讲顺利开讲 下一条: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健康疗养活动圆满结束

关闭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