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杜泽逊教授应邀做客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一多中文讲坛”第88讲,开展题为“谈谈明嘉靖李元阳刻本《周易注疏》在校勘上的贡献”的讲座。文学院院长李立教授主持讲座,冯小禄教授参与座谈。

《周易注疏》是杜泽逊校勘的《十三经注疏汇校》阶段性成果。《十三经注疏》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典籍之一,从版本流变史来看,《十三经注疏》的本子经历了从书坊刻本到皇家官方刻本的变化。

“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举措,李元阳本乃理校之佳者。”杜泽逊高度评价了李元阳刻本《周易注疏》在校勘上的贡献。他向大家介绍了李元阳刻本的校勘工作:李元阳时期十行本明修版由于版本的残破导致印刷时出现了许多墨钉,而李元阳在校勘《周易注疏》时“取他本校勘”,补校了十行本明修版的阙误。由于李元阳的雠校工作,他之后的监、毛、殿本避免了很多错误。

李立教授和冯小禄教授对杜泽逊教授所从事古籍校勘工作表示敬佩。指出,古籍校勘是一项极其浩繁的工程,其考证、校勘之严谨,足见杜泽逊教授之治学态度,值得广大师生学习。杜泽逊教授严谨治学的态度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大家抓住机会积极向杜泽逊教授提问,他一一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