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云南华文学院建院十周年,本学期以来,学院组织开展了“建院十周年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围绕一流专业建设、学术交流研讨等重点,组织系列学术讲座、召开华文教育工作交流研讨会、承办第三届缅语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承办2021年度中国外语非通用语高峰论坛、承办第二届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智库论坛等。
4月27、28日,学院在组织召开“华文教育工作交流研讨会”期间,还专门邀请参会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华文学院副院长胡建刚副教授做了“论新时期民族地区推普工作”“后疫情时代华文教育发展的新常态”的专题讲座。

邵宜教授在讲座中对“新时期推普工作”进行了详细解读,例举论证了推普与脱贫的逻辑关系,强调了推普工作的重要性,并就推普脱贫的政策文件进行了介绍;他阐述了推普工作对交际、社会流动、社会资源等带来的积极影响,分别从语言与经济、教育、人力成本三方面来讲述推普工作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合理配置语言资源、重视教育,防止“不通语”的代际传递、结合现代语言技术适应信息改革、衔接国家战略,形成政策叠加效应等实践路径。

“以侨为桥,必达彼岸”,胡建刚副教授的“后疫情时代华文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专题讲座,强调了华文教育在培养具有中华文化认同感、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华裔新生代,促进中西文明互鉴方面的重要意义。他以欧洲华文学校为例,围绕疫情下华文教育面临的挑战,深入探讨了华文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时空”“新方向”等问题。胡建刚副教授认为,疫情影响下的华文教育要拥抱多元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进主流社会,融入社区发展,为主流社会提供汉语服务,要让中华文化教学成为新动能。

邵宜教授和胡建刚副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讲授内容有数据、有案例、有前沿观点,也有对推普工作和华文教育事业的情怀,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现场互动中,邵宜教授对就“如何采取更好的方式调查民族学校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探讨。胡建刚副教授听了同学们分享的汉语志愿者工作经历后,表示汉语国际教育和华文教育专业的同学们责任重大,要用国际化的思维来学好专业,积极参与到海外华文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
(云南华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