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新闻 - 要闻聚焦 - 正文

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孟广昊在 Nature Energy 发表研究成果

2025-11-10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孟广昊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发表论文“Graphene oxide doping of the hole injection layer enables 23.6% efficiency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carbon electrodes”。Nature Energy作为Nature子刊,是能源领域的权威期刊,其影响因子60.1。

我校孟广昊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大连理工大学王宇迪副教授、史彦涛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朱宗龙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这一成果标志着我校化学学科在Nature、Cell、Science系列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突破。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具备材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和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势,是传统晶硅电池或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有力补充。然而,该技术长期受限于稳定性问题,特别是传统金属电极易被钙钛矿中的离子迁移所腐蚀,导致性能衰减,制约了其商业化进程。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羧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COOH)作为空穴传输层掺杂剂,显著提升了低温制备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最终实现了23.6%的光电转换效率,并展现出优异的长期运行稳定性。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系统阐明了其掺杂机制与锂离子固定作用。该研究不仅为低温制备高性能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新材料与新策略,也为空穴传输层掺杂机制的理解与界面工程提供了新视角。

GO-COOH实现Spiro-OMeTAD的p型掺杂机制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昆明市春城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5-01893-8

上一条:新华社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下一条: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办85周年校庆主题画展

关闭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