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山学院党委副书记段家开一行到访我校,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路径与实践应用进行专题调研,保山学院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段家开一行参观了我校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了实验室建设进展与科研成果。随后双方召开座谈会,教育学部、信息学院、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由甘健侯副校长主持。

调研期间,保山学院调研组观摩了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系列智能教育产品,体验了AI赋能下的智慧课堂、多模态资源智慧服务、个性化学习指导等教学场景。双方重点围绕智能技术与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利用技术工具重构师范生教学实践环节、运用教育大数据分析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实践中的适配性优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

段家开对我校实验室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相关成果为破解传统师范教育中“规模扩张与个性化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提升”等核心矛盾提供了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基于双方在师范教育和智能技术研发领域的共同愿景与互补优势,双方一致同意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双方将在共建智能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开发AI赋能的师范专业核心课程与教材、联合开展面向在职教师与师范生的智能素养提升专项培训、协同开展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

双方将通过持续深度合作,一方面把我校在智能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辐射至地方院校,为保山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高素质师范人才培养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依托保山学院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实践中的丰富经验,为智能教育技术研发提供真实场景与数据支撑,共同培育一批兼具区域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智能教育应用成果,助力西南地区师范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教育学部、信息学院、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