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院士应邀在睿智5号楼报告厅作题为《热带森林碳抵消的过度信用与收益》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校长尚轶教授主持。校内外两百余名师生及科研人员参加,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李清泉团队近期在《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开创性地提出热带森林碳信用稳健评估的新方法。讲座围绕该成果,系统阐述了当前热带森林碳信用机制面临的挑战与科研突破。全球每年因森林损失和退化导致的碳排放高达50亿吨,仅次于化石燃料排放。作为林业碳信用的重要来源,REDD+项目的关键难点在于毁林基线的设定——即如何科学还原“无项目干预”下的毁林状况。传统方法因透明度低、毁林风险被高估等问题,造成碳信用过量发放。研究表明,仅约6.1%的碳信用能实现真实减排,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为破解这一难题,李清泉团队对覆盖12个热带国家的66个REDD+项目展开系统评估,融合多源遥感地理大数据与合成控制法,构建出一套动态基线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在项目周边选取与项目区地理特征和毁林历史高度相似的地块作为基线参考区,利用卫星影像监测毁林数据,显著增强了碳信用核算的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
在互动环节,在场师生就学涯规划、科研起步、研究方法等问题与李清泉院士展开深入交流。李清泉建议青年学生多看、多听,积极参与学术讲座,培养科研兴趣,夯实专业基础,并注重跨学科交叉学习能力的培养。测绘地理信息学科在空间智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有可为”,其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突破传统测绘地理信息瓶颈,助力国家战略与社会经济发展。
最后,尚轶向李清泉赠送云南师范大学校徽。


(科技处、地理学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