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新闻 - 要闻聚焦 - 正文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专栏项目总结交流会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

2025-10-21  

近日,“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专栏项目总结交流会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和云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胡金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于天琪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徐锐主持开幕式。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巫强作专题报告,34家国际中文教育专栏期刊主编参会,8家期刊代表作经验分享。

胡金明表示,“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专栏自设立以来,凝聚学术共识、引领学科发展、推动实践创新,已成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总结交流会既是对前期成果的系统总结,更是对未来路径的积极谋划。云南师范大学始终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学校高度重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的建设与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创刊20余年来,始终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学术化办刊定位,2025年成功入选《国际中文教育核心期刊目录》和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展望未来,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学习创新与广泛的国际合作,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更好发挥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共同推动专栏建设、学科发展与教育实践迈上新台阶。

GJ9_1435

钟英华指出,4月22日教育部语合中心面向全球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核心期刊目录》,是推动学科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该目录准确把握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完善了科研评价机制,优化了学术资源配置,拓展了学术成果发表渠道,为高校及教育机构的学科建设、人才评价和中青年学者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专栏项目的评审与建设,是聚焦主业、守正创新、不断满足学界业界实际需求的闪光点,是立足时代之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改进国际语言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的出发点,也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杂多变国际形势,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GJ9_1496

于天琪强调,中文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目前,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8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中小学外语教育体系。中文学习日益成为各国青年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更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2025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专栏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发文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服务事业发展大局能力的不断增强、期刊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今后要进一步推动专栏从“特色”向“品牌”升级,从“综合”向“聚焦”转变,从“服务”向“引领”跨越,持续增强学术影响力、话语引领能力和人才孵化能力。

8d8ea6b8075798324a7f419ee826b838

开幕式结束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巫强教授作了《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下期刊评价的新要求与新趋势》主旨报告,报告围绕理解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评价、CSSCI来源期刊评价的发展与现状、构建期刊评价的新未来等内容展开,详细阐述了CSSCI体系的发展、CSSCI来源期刊的遴选、CSSCI的服务功能以及期刊评价新导向,为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GJ9_1678

在期刊专栏建设经验分享环节,《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等8家期刊代表分别发言,交流了办刊经验和专栏建设成果。通过深入讨论,各方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了专栏高质量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a970315ae9f32b1c4414edf258235c26

本次会议展示了云南师范大学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积极贡献,组织了参会期刊与学院教师的面对面学术交流,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协作模式,对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和高水平学术平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学报编辑部 供稿)

上一条:习近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下一条:云南省学校美育教育能力提升班(第一期)在云南师大举行

关闭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