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学校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5年度工作总结暨2026年度项目申报动员会。人事处(教师中心)主要负责人,各理科学院(学部)书记、院长(主任)、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科研秘书,教育学部、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科研秘书,拟申报2026年度基金的教师以及科技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陈飞副校长主持。

会议邀请地理学部杨昆教授作专题辅导。杨昆从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三个维度,阐述了学术引领教学、科研推动教师成长的重大意义。结合自身申报与评审经验,围绕项目选题、方案设计、申请书撰写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解析,针对常见问题提出实用建议,为参会教师提供了针对性指导。科技处副处长罗毅围绕基金申报流程做了专题指导。

科技处处长尚轶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报告,对2025年度全国、全省及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汇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强调2026年度申报工作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要求各学院(学部)细化阶段任务、加强组织动员、注重过程打磨、强化责任落实,力争在立项数量和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同时,对科研诚信作出重要提醒。

在交流环节,人事处处长董晋进介绍了学校在依托申报海外优青、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各理科学院(学部)负责人分享了在组织动员、指导论证等方面的有效做法,汇报了2026年度申报计划,各学院(学部)在项目申报工作上进行交流互鉴。
陈飞在总结中指出,2025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量稳步增长,在重点项目上首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他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体现学校科研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关键作用。为扎实推进2026年度申报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组织协同,及早启动、系统谋划,加大申报指导力度,注重选题创新和文本质量,切实抓好基金组织与管理;二是要坚持质量为先,加强重点项目和人才类项目的培育,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扶持力度,激发创新活力;三是要拓展申报类型,做好申报全过程指导、管理和服务,并坚守科研诚信底线。
学校将紧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的步伐,聚焦质量提升,加强顶层设计与组织协同,持续优化申报组织工作机制,通过前瞻布局、多措并举,以高效、优质的服务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学校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全面启动,科技处将紧密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积极谋划申报项目,奋力推动2026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实现新突破。
(科学技术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