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扎西会议”思政课走进云南师范大学,现场近千名师生感悟扎西会议的精神,同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和雪莲,党委组织部部长余冰释,昭通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蒋洪福,以及我校各学院(学部)师生代表近千人参加活动。
1935年,中央红军战略转移至昭通威信,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会议以“实事求是、自我革命、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的精神内核,完成了遵义会议未竟的组织调整,优化了党的组织架构,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领导权,对全国革命斗争作了重新部署,更以《遵义会议决议》的系统总结,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道路,为实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和雪莲在致辞中指出,90年前,中央红军在云南威信扎西镇召开的系列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扎西会议精神与西南联大精神内涵血脉相通。云南师范大学秉承“刚毅坚卓”的校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将爱国主义融入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在教育强省、乡村振兴中书写了时代答卷。近年来,学校与昭通市在教育帮扶、产业协作、红色文化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此次活动的举办将推动云南师大与昭通市、云南扎西干部学院共同赓续精神火种,厚植家国情怀,汲取智慧力量,在服务边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省建设中携手前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雪莲勉励现场师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真理之光铸魂育人,以奋斗之姿服务边疆。

云南扎西干部学院教研部主任邹林从“扎西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等方面,深入讲述思政课《扎西会议的历史贡献及时代价值》,让师生感受红色历史与时代精神的交融,共同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刻领会“扎西会议”的历史意义、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情景党课创新采用沉浸式历史舞台剧与专题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山河故人”“扎西缩编”“扎西扩红”“扎西火种”“岁月留声”五个篇章,通过“场景再现、角色代入、时空对话、情感共鸣”的立体化模式,以回忆、讲述、展演等舞台艺术手段重现扎西会议期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你愿意当红军吗?”“我愿意!”“我也愿意!”现场师生积极互动,掌声经久不息,红色精神直抵师生心底,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扎西会议精神是党的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本次党课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生动范例,作为党员、思政课教师,我们在工作中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扎西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践行好,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党员教师赵国付说。
“作为一名大学生预备党员,观看这次情景党课,我深受触动。扎西会议所蕴含的实事求是、自我革命精神,也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贡献青春力量!”传媒学院本科生沈春江有感而发。
“这次活动让我对‘扎西会议’这段党史有了深刻体悟,这种‘教育者演绎历史、传承历史’的方式,让情景党课超越了艺术展演本身,激励我们当代青年勇担时代责任,不负韶华,不负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高钰凇说。
“通过对扎西会议的学习,我深入了解到‘扎西精神’的深刻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这段峥嵘岁月中汲取磅礴力量,树立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文学院本科生新生黄小芹说。
(云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