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云南省学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我校举行。云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木红春,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胡金明,云南省首届学校美育教指委主任委员、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劲松,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指委秘书长、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覃京燕,云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李华海及云南省首届学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在昆高校分管美育工作领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艺术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


木红春在致辞中指出成立美育教指委是落实国家部署、推动云南美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木红春对委员会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委员会准确把握新时代美育新形势新要求,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美育之路,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全省美育工作的规划指导,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校园文化与实践,形成工作合力。

胡金明指出,云南省学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云南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在美育领域进行了诸多创新探索,如推动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三融合”,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普及机制等。委员会秘书处设于云南师范大学既是教育厅对学校的肯定,更是学校肩负的责任,学校将全力支持委员会及秘书处工作,为云南美育及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赵洪在致辞中表示,云南省学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是落实国家美育政策、推进美育浸润行动的坚实一步。希望云南省教指委能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成为推动云南美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她分享了清华大学在美育教育方面的经验与成果,为云南美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陈劲松详细阐述了委员会的四大工作重点:一是强化教师培训、研讨与交流,提升教师素养与能力;二是探索建立教师交流机制,推动高校艺术专业力量下沉基层;三是联合高校力量,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美育教材与课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四是结合AI时代特点,探索美育与科技融合的新方向。委员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的良好氛围,推动云南美育迈上新台阶。




根据章程,云南省学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9名,委员29名。成立大会上为委员们颁发了聘书。大会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我校艺术学院院长刘连杰主持。
会后举办了云南省学校美育教育发展论坛。赵洪做主旨报告,向大家介绍了美育教育对于教学改革、美育素养提升、美育文化营造、艺术实践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鼓励云南美育教指委发挥引领作用,推进云南美育教育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指委委员、清华大学交叉学科博士覃京燕以《数实生态文明视野下的AI科技美学美育可持续发展》为题,聚焦数字化时代,探讨如何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美育教学场景。
来自全省的美育教指委专家代表围绕“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美育课程融合创新、跨学科美育模式构建、数字化技术赋能美育教学等多个维度,分享了诸多极具前瞻性和实操性的观点。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论坛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拓宽了美育工作思路,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美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指明了方向。

(艺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