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在云南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校团委积极组织二级学院(学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的青年师生,通过微信、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及时传达学习贺信精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学习领会贺信的精神实质。

4月21日上午,校团委与共青团红河州委员会代表联合举行学习座谈会,共同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共青团红河州委员会书记和吴云主持学习座谈会。


共青团云南师范大学委员会书记郑伟俊宣读了贺信。

参会人员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充分体现了对云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对云南教育事业发展的无限厚望。
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贯彻贺信精神同新时代共青团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弘扬西南联大优良传统,扎根西南边疆云岭大地,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发展作出新的青春贡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新的青春华章。
云师青年师生心得感想(摘录)
校团委书记 郑伟俊: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激励我们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坚守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要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加强调查研究,把握青年特点,让思想引领工作提质增效;要更好地履职尽责,服务云师青年,引领云师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校团委副书记 曹逸凡:在云南大学建校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让我们身处西南边疆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备受鼓舞。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将坚定理想信念,不负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扎根边疆,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贡献自己全部的才智和心力,力争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云师青年最好的成绩!
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金瑞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作为研究生支教团一员的我备受鼓舞。我们身处西南边疆,将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定会牢记嘱托,不断用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努力给支教学校带去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 刘子溪: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我将从贺信精神中汲取思想养分,凝聚精神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为西南边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唱响云岭青年的“时代强音”!
云南华文学院团委书记 唐于人: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既是对云南大学改革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云南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鼓励鞭策。作为一名光荣的高校共青团干部,我将带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实际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地理学部团委书记 苗培培: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团干部,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通过“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青春心向党”青年宣讲、“青马工程”等活动,引领学部广大团员青年和大学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团委书记 马婷婷: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待和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发挥好服务大局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不断增强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当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文学院团委书记 周昱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我备受鼓舞和激励。贺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云南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贺信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数学学院团委书记 袁虹杰: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将不断夯实自身理论知识基础,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用心耕耘,耐心引航,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积极做好服务青年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引领青年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历史与行政学院团委书记 延琳飞:我将以贺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弘扬“刚毅坚卓”校训精神,扎根岗位、扎根学生,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信息学院团委书记 都俊朕: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团干部和青年辅导员,我们生逢其时,舞台无比广阔,前景无比光明。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校团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