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博士生导师王如竹教授应邀线上出席我校“联大高端学术论坛”,为师生作了主题为“用于能量转换和管理的吸附剂及其与能源-水-空气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线上论坛由云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李明教授主持,能环学院党政领导、科研骨干教师和研究生齐聚能环学院107报告厅聆听了本次报告。


在报告中,王如竹教授介绍了围绕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2015-2030)于2018年创建的上海交大ITEWA交叉学科创新团队(Innovative Team for Energy, Water& Air)及其相关研究工作,从材料层面回顾了能源、水、空气领域中涉及的吸附过程基本原理及合成高效吸附剂的策略;从器件层面阐述了吸附材料与床层结构的耦合方式及其合理的热设计理念;从系统层面重点展示了吸附材料科学与热转换过程跨学科交叉在冷却、加热、储能、大气集水、湿度控制、空气清洁和热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研究报告表明,吸附剂与能源、水和空气密切相关,吸附-解吸过程可以实现一系列有前景的应用。
报告结束后,王如竹教授与学院教师和同学进行了学术交流。王如竹教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且精彩的解答,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参会师生深受启发,获益颇多。王如竹教授强调,做好科学研究要从阅读高水平文献开始,“触类旁通”地启迪研究思路和方法。




科技处李明处长表示,王如竹教授的学术报告对云南师范大学广大师生的科研工作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期望广大师生能谨记于心、笃之于行、追求原创、力攀高峰,为云南师范大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王如竹教授简介:
王如竹,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荣获国际制冷J&E Hall金牌、国际热科学Nukiyama Memorial Award纪念奖、亚洲制冷学术奖、国际制冷最高学术奖Gustav Lorentzen Medal、国际能源署Rittinger International Heat Pump Award、国际吸收吸附热泵大会Georg Alefeld Memorial Award。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王如竹教授于2018年创建了上海交大ITEWA交叉学科创新团队(Innovative Team for Energy, Water& Air):致力于解决能源、水、空气领域的前沿基础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旨在通过学科交叉实现材料-器件-系统层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3年来Joule、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Central Science、ACS Energy Letter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ACS Materials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等国际跨学科交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系列论文。
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