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坚持学科内涵发展方式、特色发展战略,实现学科布局更加优化,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优势特色更加突出、服务重大需求能力显著增强;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思路,学科竞争激励和发展机制更加健全;探索建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社会服务等要素捆绑式的大学科建设模式,学科建设整体迈上新台阶。
学科水平显著提升
五年来,学校新增6个云南省高峰高原学科,其中,A类高峰学科1个(地理学),B类高峰学科3个(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教育地理学、太阳能光伏科学工程),A类高原学科2个(社会学、数学);分类别、分层次遴选出地理学等19个学科为“十三五”校级一流学科进行重点建设;目前学校拥有各类省级学科26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8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整体排名进入前70%,地理学被评为B+、教育学被评为B-,学科整体排名分别进入全国前20%、前40%;化学学科和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表1五年来新增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科名称 |
学科级别 |
立项层次 |
地理学 |
一级学科 |
A类高峰学科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二级学科 |
B类高峰学科 |
太阳能光伏科学工程 |
学科方向 |
B类高峰学科 |
教育地理学 |
二级学科 |
B类高峰学科 |
数学 |
一级学科 |
A类高原学科 |
社会学 |
一级学科 |
A类高原学科 |
表2五年来校级一流学科一览表
序号 |
立项学科 |
建设层次 |
1 |
地理学 |
全国一流 |
2 |
光学工程 |
全国一流 |
3 |
教育学 |
全国一流 |
4 |
中国史 |
全国一流 |
5 |
农业工程 |
全国一流 |
6 |
数学 |
西部一流 |
7 |
社会学 |
西部一流 |
8 |
体育学 |
西部一流 |
9 |
戏剧与影视学 |
西部一流 |
10 |
中国语言文学 |
西部一流 |
11
|
化学 |
西部一流 |
12 |
生物学 |
西部一流 |
13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西部一流 |
14 |
应用经济学 |
云南一流 |
15 |
外国语言文学 |
云南一流 |
16 |
心理学 |
云南一流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云南一流 |
18 |
美术学 |
云南一流 |
19 |
音乐与舞蹈学 |
云南一流 |
表3五年来全国学科、专业学位评估上榜名单
序号 |
代码及名称 |
参评高校数量(所) |
评估结果 |
授权类别 |
1
|
0705 地理学 |
60
|
B+ |
博士一级 |
2
|
0401 教育学 |
101
|
B- |
硕士一级 |
3
|
0451 教育 |
61
|
B |
专业学位 |
4
|
0828 农业工程 |
37
|
C+ |
博士二级 |
5
|
0403 体育学 |
78
|
C+ |
硕士一级 |
6
|
0701 数学 |
182
|
C |
硕士一级 |
7
|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
148
|
C |
硕士一级 |
8
|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
51
|
C |
硕士一级 |
9 |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31 |
C |
硕士二级 |
10 |
0602 中国史 |
82 |
C- |
硕士一级 |
11 |
0803 光学工程 |
80 |
C- |
硕士一级 |
12 |
0710 生物学 |
161 |
C- |
硕士一级 |
13 |
0303 社会学 |
65 |
C- |
硕士一级 |
14 |
0202 应用经济学 |
155 |
C- |
硕士一级 |
15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163 |
C- |
硕士一级 |
16 |
0101 哲学 |
84 |
C- |
硕士一级 |
17
|
1251 工商管理 |
194
|
C- |
专业学位 |
表4五年来新增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名单
学科名称 |
WOS论文数(篇) |
总被引频次 |
篇均被引频次 |
高被引论(篇) |
化学 |
588 |
8661 |
14.73 |
7
|
工程学 |
285 |
3034 |
10.65 |
7
|


学位点建设不断突破
五年来,学校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中国史、光学工程、农业工程、生物学)、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教育博士)、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社会工作硕士、能源动力硕士);在2018年省级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工作中,新增11个省级立项建设培育博士点;目前学校已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种、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种,实现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快速增长。
表5五年来新增学位授权点名单
序号
|
学位点名称 |
学位点类型 |
1
|
教育博士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2
|
教育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3
|
中国史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4
|
光学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5
|
农业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6
|
生物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7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8
|
新闻传播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9 |
公共管理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10 |
金融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11 |
社会工作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12 |
新闻与传播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13
|
能源动力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学位授权点评估有序开展
在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开展的学位点合格评估中,学校2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顺利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教育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参加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教育硕士被评为B,教育硕士整体排名进入全国前30%,工商管理硕士被评为C-,工商管理硕士整体排名进入前70%;法律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顺利通过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


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健全
五年来,在国家实施“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学校适时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学校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校、院两级的工作职责,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校级一流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和《云南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和经费使用范围。2020年学校成立了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与研究生院合署办公;以建立教育学部和地理学部为试点,进行学科建设组织机构改革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理顺了学科、学院(学部)、学校关系,明确学校、学院(学部)在学科建设中的责、权、利,强化了学院(学部)对于学科建设的责任意识。

展望未来,学校将紧盯学术发展前沿和国家及云南重大战略需求,深化学科建设机制改革,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学科及学位点评价制度,实施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建设计划,以一流为目标、人才为核心、团队为基础、改革为动力、绩效为杠杆,引导资源汇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进成果转化,提升科研水平,助力学科建设核心指标取得新突破,学科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研究生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