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4日至27日,中国侨联推进高校侨联建设工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这是中国侨联首次就高校侨联组织建设召开的专题会议。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出席开幕式并作讲话。
万立骏指出,构建“地方侨联+大学侨联+校友会”工作机制,是中国侨联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这三个方面力量的联动与协同,将其各自的组织网络、信息、人才的优势相叠加,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需求、高校的人才需求、新归侨的发展需求相对接,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侨胞。这个工作机制能够把国家、地方、高校对智力和人才的需求与新归侨、海外高层次人才对事业发展的需求有效对接起来,产生倍增和聚合效应,达到多方共赢。这个机制中,地方侨联是基础,高校侨联是关键链接点,海外校友会是重要的服务对象。
万立骏强调,发挥好“地方侨联+大学侨联+校友会”机制的作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一是党委要加强对高校侨联工作的领导。“党建带侨建”是侨联组织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党委和地方侨联的党组织要重视高校侨联组织建设,共同推动相关工作。二是地方侨联要主动作为,加强与高校的联系,明确工作需求,争取高校党组织支持。三是高校应当把握机遇,发挥好侨联组织的优势,通过侨联组织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要对高校侨联提出要求、经常检查落实情况。四是高校侨联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在工作全过程,要积极向党委汇报,自觉围绕党委的部署安排开展工作。三方要加强互动,共同为新侨人才搭建平台。万立骏还要求各级侨联组织按照“三有”(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三可”(可落地、可量化、可考核)的原则做好工作规划,注重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开幕式由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程学源主持,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分别致辞。全国近80所高校分管领导及31个省级侨联负责人共15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中国侨联联谊联络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朱柳分别作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云南师范大学作为参会代表,是云南省侨联推荐参会的云南省唯一一所高校。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玮、校侨联主席禹志云参加了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张玮副书记作了题为“凝聚侨心侨力侨智 推进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言,并从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加强侨联组织建设;热情真诚为侨服务,凝心聚力服务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挖掘海外校友资源,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水平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侨联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探索“地方侨联+大学侨联+校友会”机制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学校侨联主席禹志云教授表示,一定要把会议精神带回学校,并认真贯彻落实,在校党委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力争学校侨联工作再上新台阶。云南省侨联领导带队参加了会议。
云南师大侨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