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师大新闻 - 要闻聚焦 - 正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作客西南联大讲坛第三十九讲

2021-04-12  

4月8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西南联大讲坛第三十九讲在我校呈贡校区明德5号楼演播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作为主讲嘉宾,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悟空看到了什么——空间探测暗物质粒子”的讲座。云南省天文台台长白金明国际著名天文学家黄润乾院士(已故)夫人栗志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饶卫、副校长刘宗立以及我校师生500余人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人士开放。



云师学子深情演唱《西南联大校歌》后,校党委饶卫书记致辞,强调西南联大讲坛的关键词是学术、引智、区域发展与国际化饶卫书记表示,正是在一批批像常进院士这样的爱国科学家的引领推动下,我国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一个个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一项项卡脖子技术不断被攻克,正在实现从“跟跑”向“领跑”的历史跨越,充分展现出中国人创新创造的磅礴力量。



常进院士暗物质的发现过程、暗物质粒子探测的意义探测方法以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讲座,并详细介绍了2015年12月17日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研制历程、成功飞天后的工作情况以及在轨运行期间的最新探测结果。他指出,“悟空”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目前,“悟空”运行情况良好,误差极低。讲座中,常进院士多次提及创新意识于国家和民族之重要,在沉淀中不断推陈出新,乃科研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驱动力。常进院士表示:“我们如今认识到的只是宇宙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奥秘还等着年轻一代去探索。”

据了解,常进院士主要从事空间伽玛射线、高能带电粒子的探测技术方法及科学实验研究创新发展了一种高能宇宙线电子探测的新技术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美国、日本等空间实验提出并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实施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项目。“悟空”号于2015年12月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关键性能指标世界领先,已在电子宇宙线与质子宇宙线的能谱测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常进院士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现场师生探秘神秘的太空世界,赢得阵阵掌声聆听讲座的师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梓霁小朋友说:“参加这次讲座,我感到很荣幸,我了解到什么是暗物质,学习到很多知识,这是一次十分难忘的经历。我校传媒学院2020级志愿者黄芊同学表示: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与了讲座相关工作,丰富了志愿服务经历,也在聆听讲座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读懂什么是中国自信、中国骄傲!”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19级杨祺同学说:“来参加这次的讲座,我受益匪浅,今后我要向常进院士学习,扎实专业基础,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讲坛结束后,云南师范大学第五届黄润乾学术科技奖励基金颁奖仪式举行,对我校在高水平科技竞赛中获奖的优秀团队及学生进行表彰。



讲座前,常进院士还参观了西南联大仿制门等校园文化景观,并植树留念。


(新闻中心记者:林平宇、周华媛、蒋聿晗、杨荣选、戴连芳、段璟妮)




上一条:郝淑美副校长一行到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察调研 下一条:【党史学习教育】云南华文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关闭

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1257号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与信息中心设计开发.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 邮编:650500
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邮编:650092